西单商业区南起宣武门,北至灵境胡同西口,东临横二条东侧,西达华远路西侧,覆盖西单十字路口,南北长 1600 米 ,东西宽 500 米 ,区域面积 80 公顷 ,是国内知名的标志性现代商业中心区之一。 西单商业区始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集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和修理业于一体,经营种类相对齐全,在当时扮演着北京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中心的角色。至 1992 年,西城区政府提出了 “ 繁荣西单、发展西城 ” 的发展战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建设,西单商业区的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 “ 十五 ” 期间,西城区将西单商业区作为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重点地区来加以关注和扶持,其现代商业中心区形象的建设和塑造已经完成。 目前,西单商业规模不断扩大,业态结构更加丰富。商业区内汇聚了中友百货、君太百货、西单商场、大悦城等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广州大厦、山水宾馆、西西友谊等多个宾馆酒店,加之图书大厦、科技广场、首都时代广场、 77 街、中国银行、中国网通、现代汽车等,使得西单商业区的业态更加丰富,且业态布局更趋合理,形成了集百货、餐饮、文化、休闲、娱乐、金融、电信等多种业态共同发展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商业区的繁荣景象。 西单商业区交通高效通达,是城区的交通主干线,在整体布局上体现了棋盘式与环路相结合的结构特点,主干路(长安大街、西单北大街)、次干路(华远路、横二条、灵境胡同、辟才路)、支路(武功卫、堂子胡同等 11 条胡同)组成区域内道路网络的整体结构框架,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区域路网体系,保证了区域内交通的高效和畅通。此外,二层空中步行廊桥与地面道路组成立体交通网络,有效地避免了人流、车流的交叉混行。 西单商业区实施景观建设工程,区内环境不断优化。路灯的更换、行道树的调整、橱窗的美化、灯光亮丽工程的实施、城市雕塑小品的设置、标识系统的安装及花桶、休闲座椅、电话亭等城市家具的设置,增强了商业区的休闲功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增添了商业区的浪漫气息。 “ 十一五 ” 期间,西单商业区的建设将着重提升商业中心区品质,将其建成特色突出、业态丰富、环境良好、管理有序的综合性大型商业中心区。 2008 年,基本完成西单北大街主街两侧和宣武门内大街东侧项目建设规划,包括西西 4# 地项目、安福大厦项目、浩洋大厦项目等,完成并投入使用 70.5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以奥运会为契机,全面改造更新西单北大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设自动扶梯,建成相对封闭的步行系统;更新道路铺装,优化路面环境;改造支路、胡同道路,改善人流、车流通行环境。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城市景观建设,完成西单文化广场的更新设计改造、实施二层连廊灯光亮丽工程和绿化美化工程、更新休闲花园设计,创造休闲和谐的人文景观。继续提升完善西单市级商业中心功能,积极引导业态调整,提升产业能级,调整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要求的业态。以四大地块的业态产业空间布局为指导,引导拆迁改造项目等新增商业的高品质和多元化定位,促进百货业提升商品档次,逐步清除小商品市场型企业运营方式,大力引进著名娱乐品牌、旗舰店、专卖店,并选择适当位置开设婚纱影楼一条街,使西单成为繁荣、丰富且业态布局合理的现代商业中心。 此外, “ 十一五 ” 期间,西单商业区还将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交通组织体系,加速推进西单地区与金融街等周边地区的融合,完成灵境胡同西口至西四路口的开发建设和街区改造,以加速实现西单商业区的北扩,研究探索西单北大街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制定综合管理标准以规范企业行为,为市民营造和谐的购物环境。 西单商业区以它充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地发展变化,向中外来客展示着其现代化的魅力。它将以奥运为契机,以更加人本、更加和谐的国际化商业中心区形象,迎接全世界人民的到来,将北京的风采呈现在世界的舞台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