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西北的 “ 丝绸之路 ” 早已名满天下。而在中国的大西南,有一条可同 “ 丝绸之路 ” 相媲美的 “ 茶马古道 ” 。千百年来,马帮在这条古道上活动,茶叶从一个商人转到另一个商人手中,从一站转到另一站,送到世界的另一边。茶叶成为连结不同民族和区域的纽带,并形成了一条条无穷无尽的商路。京城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将这条茶马古道绵延至今…… 北京市马连道街位于宣武区西部,东临广安门货运火车站,西临三环路,背靠广安门外大街,与北京西站隔街相望,南接丽泽路,辐射三条进京高速路,街道主干路长 1500 米 。这里交通发达,属于北京铁路枢纽和公路主干线通达地带。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就是北京市重要的仓储、货运区。 20 世纪 50 年代,马连道街只有一家北京茶叶总公司。随着国家农产品政策的放开,各地的茶商看到了北方茶叶市场发展的良好势头,也看中马连道的地理位置,开始在附近租房开店,这个自发聚集阶段一直持续到 90 年代末。 1999 年开始,随着茶商的集聚,马连道开始具备茶叶一条街的雏形。宣武区区委、区政府看准这里的茶叶经营特色,开始整治周边环境、修葺道路并开通公交车,全力打造“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凭借地理优势,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快速发展。目前,马连道采购中心区内拥有马连道、京马、京闽、茶缘等 10 家大型茶城和更香茶叶专卖店,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户茶商在此经营,品种涉及全国六大类茶叶及“中国十大名茶”,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2000 年,马连道茶叶一条街被北京市评为“北京特色商业街”。 2005 年,被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和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 ” 称号。 在马连道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宣武区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为马连道进一步制定了长远的发展战略,把马连道定位为 “ 以大宗商业采购为支撑点,集专业化、批量化、国际化特征于一身的新型商业区域 —— 商品采购中心区 ” 。马连道的远景规划中突出 “ 一区五园 ” 的新概念。“一区”为马连道采购中心区;“五园”为茶叶茶艺园、药品保健园、图书文化园、名牌商品园、现代商务园。根据规划,马连道将建设成为马连道采购中心区,总占地面积 72 公顷 。其中包括跨国采购和中心展会区域、茶产业采购区域、品牌商业区域、医药保健区域、图书教育区域,将进一步承担起北京城区重要物流枢纽的功能。规划中提出,从高、中、低三个方面综合发展马连道:所谓高端发展,将建设一座以国际茶叶拍卖中心为龙头的中国茶叶大厦作为跨国采购和中心展会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厦集茶叶拍卖、名优茶展销、茶文化交流中心、茶叶博物馆及办公、餐饮于一体。同时还将建设中国名牌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在现代物流形态下为中国名牌商品提供一个展示交易的平台。所谓中端发展,是拆除沿街的临时门面,以统一规划的固定门面取而代之,并将这些门面做成茶叶精品店、专卖店,同时加强建设一些配套的服务设施;而在低端方面,保留若干个茶城承担茶叶批发的任务。既综合发展了茶街,又保留了特色。为推动茶叶产业及弘扬茶文化发展,宣武区政府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全力打造“马连道茶文化节”特色品牌,“国际品茗会”、“市长高峰论坛对话”、“金融与茶产业项目路演”、精品茶叶展示展销等活动,为茶产业品牌化建设带来了显著成效,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无限商机,也为宣武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在不久的将来,马连道将成为以大宗采购为支撑,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商业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