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规定

 

行业分类  本资料行业分类采用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标准。

三次产业

(1)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列入第三产业),行业代码为0l04

(2)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列入第三产业)和建筑业,行业代码为061012424450

(3)第三产业  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行业代码为0511435196

登记注册类型  指企业或企业产业活动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按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的登记注册类型,按其主要经费来源和管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比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确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内资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国有联营企业、集体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其他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企业。

1)国有企业  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2)集体企业  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3)股份合作企业  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4)联营企业  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联营企业包括国有联营企业、集体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和其他联营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指所有联营单位均为国有。

集体联营企业  指所有联营单位均为集体。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指联营单位既有国有也有集体。

其他联营企业  指上述三种联营企业之外的其他联营形式的企业。

5)有限责任公司  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  指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指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6)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7)私营企业  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及《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

私营独资企业  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  指按《个人独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填表时归入私营独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  指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指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8)其他企业  指上述类型之外的其他内资经济组织。

港澳台商投资  包括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9)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  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的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1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  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

11)港澳台商独资企业  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12)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商务部(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并且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3)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指在中国境内参照《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依法设立的港、澳、台商投资合伙企业。

外商投资  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1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1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

16)外资企业  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内地由外国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17)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商务部(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并且其中外资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外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8)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指在中国境内依照《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隶属关系  指本单位隶属于哪一级行政管理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单位隶属关系代码》(GB/T12404-1997)分为:中央、省、地、县、街道、镇、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

机构类型  分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委会、村委会和其他组织机构。

1.企业  包括(1)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各类企业;(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3)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审批成立,且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4)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5)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各类企业产业活动单位或经营单位;(6)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符合产业活动单位条件的企业法人的本部及分支机构。

2.事业单位  包括(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和登记或备案,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取得法人资格的单位;(2)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审批成立,且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3)事业法人单位的本部及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

3.机关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政党机关、政协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其他机关;还包括机关法人单位的本部,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分支机构、国家行政机关分支或派出机构、人民法院分支机构、人民检察院分支机构等。

1)国家权力机关  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办事机构。

2)国家行政机关  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以及地区行政行署。

3)国家司法机关  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4)政党机关  指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和所属办事机构、各民主党派各级机关和办事机构。

5)政协组织  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4.社会团体  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1)经各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法人证书》的各类社会团体;(2)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其机关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3)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4)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审批成立,不需要进行登记的具备法人条件的社会团体;(5)社团法人单位的本部,以及经各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证书》或《社会团体代表机构登记证书》的社会团体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

5.民办非企业单位  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包括(1)经各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2)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审批成立,不需要进行登记的具备法人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法人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6.基金会  包括(1)民政部和省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颁发《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的基金会;(2)基金会的本部及分支机构和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

7.居民委员会  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设立的社区(居委会)。

8.村民委员会  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村民委员会。

9.其他组织机构  指除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以外的其他符合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条件的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和各类寺庙等。

企业控股情况 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的实际投资情况,或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实际控制、支配程度进行分类。具体分为国有控股、集体控股、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和其他六类。

1.国有控股

(1)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2)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3)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2.集体控股

(1)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集体绝对控股。

(2)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集体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集体协议控股。

3.私人控股

(1)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私人绝对控股。

(2)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私人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私人协议控股。

4.港澳台商控股

(1)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港澳台商绝对控股。

(2)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港澳台商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港澳台商协议控股。

5.外商控股

(1)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外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外商绝对控股。

(2)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外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外商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外商协议控股。

6.其他  除上述五类以外的企业控股情况。

单位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201175号)规定,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单位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大型

中型

小型

微型

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

500Y20000

50Y500

Y50

工业*

从业人员(X)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40000

2000Y40000

300Y2000

Y300

建筑业

营业收入(Y)

万元

Y80000

6000Y80000

300Y6000

Y300

资产总额(Z)

万元

Z80000

5000Z80000

300Z5000

Z300

批发业

从业人员(X)

X200

20X200

5X20

X5

营业收入(Y)

万元

Y40000

5000Y40000

1000Y5000

Y1000

零售业

从业人员(X)

X300

50X300

10X5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

500Y20000

100Y500

Y100

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X)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30000

3000Y30000

200Y3000

Y200

仓储业

从业人员(X)

X200

100X200

20X1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30000

1000Y30000

100Y1000

Y100

邮政业

从业人员(X)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30000

2000Y30000

100Y2000

Y100

住宿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餐饮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信息传输业*

从业人员(X)

X2000

100X20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0

1000Y100000

100Y1000

Y100

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

1000Y10000

50Y1000

Y50

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0

1000Y200000

100Y1000

Y100

资产总额(Z)

万元

Z10000

5000Z10000

2000Z5000

Z2000

物业管理

从业人员(X)

X1000

300X1000

100X300

X100

营业收入(Y)

万元

Y5000

1000Y5000

500Y1000

Y50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资产总额(Z)

万元

Z120000

8000Z120000

100Z8000

Z100

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X)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1.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2.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准。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3.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四大功能区  分别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城市发展新区包括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不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  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和临空经济区六个高端产业功能区。

行业门类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划分标准,门类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共20个门类。

行业大类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划分标准,大类代码由前两位数字组成,从01开始依据大类分类体系的排列次序按升序附码,共96个大类。